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社会民生 > 楷模力量
楷模力量
李岩:黑土地上的智慧农业追梦人
时间:2025年09月22日 09:51  来源:北大荒集团洪河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:王欣桐 点击量:

三十载春华秋实,他的名字与黑土地的丰饶紧密相连。从基层技术员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带头人,他以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实现减肥增产,更通过北斗导航系统构建起无人化作业体系。李岩,现任洪河农场副总经理,2022年获评黑龙江省劳动模范、"北大荒最美科技人"等荣誉,并带领团队斩获"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"称号。他像一株扎根黑土的稻穗,将北大荒精神的基因融入现代农业的脉动,用科技创新诠释着新时代农人的担当。 

图片

李岩,黑龙江巴彦人,1992年来到建三江红卫农场。1997年从宝泉岭农机校学成归来后,作为机务技术员直面土地分配乱局——前任统计离世、老队长因病休养,导致土地分配工作陷入停滞。面对复杂的土地权属问题,他带着六本工作笔记,用三个月时间走遍田间地头,逐块丈量土地,核对每户种植面积。最终,凭借扎实的测量数据,重新完成了土地分配方案,赢得了种植户的信任与认可。

图片

九年间,李岩从技术员逐步晋升至管理区主任、农机科科长。任职期间,他始终秉持"公道为先、服务为本"的理念,带领种植户推广"以稻治涝"改造低洼地,落实五七工政策,帮助困难家庭垫付补交款;试验水稻侧深施肥技术,推动红卫农场侧深施肥插秧机增至691台,应用面积超30万亩。

2019年5月,他受命负责开展全国首轮农业全过程智能农机作业试验。面对智能农机信号不稳定、马力不足等难题,协调12支团队昼夜攻关,最终完成搅浆整地、插秧、施肥施药全流程智能化演示,为北大荒智慧农业发展开拓方向。这份破冰者的担当,在后续也不断结出硕果。

2021年,他牵头建设3600亩"水田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",带领团队用一个月突破技术瓶颈,实现多台智能农机远程调度、自主协同作业,较单机操控模式实现跨越升级。同年4月,李岩任红卫农场农业发展部负责人,他的视野也升级为农业全产业链布局。2022年,推动699台插秧机、322台拖拉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,当年农业智能化水平突破30%,累计节约人工费300余万元,亩均成本降30元、增产3%-5%,以实际成效践行总书记"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"的嘱托。

李岩带领团队坚持突破“三个转变”:从“看天吃饭”到“知天而作”,通过气象预测系统,让种植户实时掌握墒情苗情;从“靠经验”到“靠数据”,依托数字农业云平台整合卫星遥感数据,打造农业管理生态系统;从"靠人眼"到"靠云眼",通过田间物联网设备和无人机巡田,实现水肥药调控精准化,这些成果都体现在田间地头实实在在的变化中。

在推进过程中,他还坚持“三个结合”:与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机构共建技术联盟,将22项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;与种植户共建示范区,通过30余场培训让3260人次掌握“云端种地”技能;与工会联合开展劳动竞赛,将“五个百万”职工竞赛与智慧春耕、秋收技能比武相结合,既激发创新活力,又提升作业标准。现在,红卫农场无人驾驶技术已经从示范区走向普通农户,这正是科技普惠的生动实践。

图片

2023年10月,李岩作为北大荒代表参加了中国工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。当2000余名代表起立高唱国歌时,他拳头紧握,泪水模糊了视线——这一刻,他不仅是李岩,更是北大荒精神传承的"接棒人"。

多年来,李岩的脚步始终扎根黑土,宣讲足迹却遍布全国:在央视《中国梦·祖国颂》镜头前,他与七星农场5名新农人代表北大荒共同展示现代化农业成果;跟随工会宣讲团走进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广东农垦,用《赓续北大荒精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》的宣讲传递垦荒信念;在云南边境线分享智慧农业增收经验,在江苏“助农行”活动中讲述新时代北大荒人使命担当;站在农垦职业学院讲台上,李岩告诉青年学子:“北大荒精神不是博物馆的展品,正是在黑土地上生长的未来。”

图片

2025年7月,李岩被调到洪河农场任副总经理,依然投入到他热爱的农业工作中。从技术推广到产业升级,李岩始终秉持"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"的信念,将北大荒精神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际成效。农业现代化的答案,永远写在黑土地里——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,如今在建三江的智慧农田里得到生动诠释:当老垦荒人饱含深情的目光与新一代农人指尖跃动的数据流光相遇,传统耕耘与数字农业在此交融共生。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,正让北大荒精神在物联网监测的秧苗间、数字农田的轨迹里焕发新生,续写端牢中国饭碗的时代传奇。王欣桐